【阜陽心理咨詢中心】
“巨嬰”是什么?
就是人身體長大了,心理年齡還停留在嬰兒時期。
他們是一群奇葩的成年人群體,自私到了極致,沒有規(guī)則意識、沒有法律概念、沒有道德約束,漠視他人的感受,把別人的幫助、贈予視為應(yīng)該,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,全世界都是欠他的。
01
中國式巨嬰,到底有多可怕
生活中的巨嬰無處不在且危害巨大。以下都是真實案例:
例一:
女子用身體霸占高鐵車門入口處,以等老公為名帶著孩子阻礙高鐵發(fā)車,該事件引發(fā)網(wǎng)友熱議。
一個帶著孩子的女子,以自己老公還沒上車為由,死死地拽住車門不放,任憑工作人員怎么做工作,就是不讓關(guān)門。
原來,這個女子的老公被困在了候車室里沒下來,于是就有了上面他老婆“英勇救夫”這一幕。整個過程中,女子絲毫沒有妥協(xié)的意思,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。就算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停地對她說:“你這是違法的!要不就上來,要不就下去。”
就算周圍的乘客紛紛附和道:這件事真不是開玩笑的。這個女子也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甚至還理直氣壯的表示:我老公就在檢票口!你們讓人把他放出來!
到末了她還一直在嘴里念叨:我有票,我有票。
這幾個字更像是她在給自己的無理取鬧找借口,“我是買票進來的,所以我的行為都是合理的。”
更讓人無語的是,事后這名女子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:我只是用腳卡了門,我有錯么....
因為自己的原因給他人造成困擾,到最后還覺得自己沒錯,說到底,這不就是典型的巨嬰心理嗎?
案例二:
前幾天,上海街頭出現(xiàn)了這樣的一幕。
一位上了年紀的老阿姨在街上走著,后面一男子突然沖過來將她抱起,在空中狂甩。
老阿姨試圖掙扎,男子則加大了力度,強行將她往地上按。
瘦弱的老阿姨被甩得站都站不穩(wěn),一個踉蹌就摔倒在了地上。
她疲憊又無奈地坐在臺階上,男子卻愈發(fā)來勁:脫掉自己的上衣,用力地朝著老阿姨的頭部抽打,甚至將衣服甩在了她臉上。
有人勸阻,這名男子反而更加猖狂,還拿了別人的掃帚,要過來毆打老阿姨。
究竟是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,才能讓他對一個瘦弱無力的老人下重手?
后來經(jīng)過調(diào)查才得知,這名老阿姨,正是男子的母親。
當天,男子向母親索要2萬塊錢還銀行貸款,但母親說自己沒錢。
男子便讓她去向親戚借,母親不同意,他就直接動了手,對自己的母親又是拖拽又是毆打。
這一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。
案例三:
高鐵霸座女又刷屏了,在永州到深圳北的G6078列車上,這位靠窗的女乘客霸占了別人位置,列車員溝通了還是無果。
且看她的奇葩理論:“誰說這個位置不是我的?位置上有寫明我不能坐嗎?”
其實就在前幾天,還有一個高鐵霸座大媽的事件。
一位小伙子上車后,發(fā)現(xiàn)坐位被大媽占了。小伙子說:“這個座位是我的。”
哪知大媽語驚四座:
“年輕人站一會沒事,我歲數(shù)大胳膊疼腿疼……你買這個位置就該你倒霉!”
這是什么邏輯,氣得人吐血!
跟他們講道理是行不通的,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跟你講道理!
“巨嬰心中只有‘我’,沒有別人,他們需要別人看見我、注意我、服從我,從而填滿難以滿足的心靈黑洞。”
02
什么是巨嬰心理呢?
以上案例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巨嬰都有三個共同的特點:
1、共生心理
所謂共生心理,即是作為個體的成年人,無法獨自生存。沒有生活能力,極度依賴他人,認為別人和自己沒有區(qū)別。
天津衛(wèi)視《愛情保衛(wèi)戰(zhàn)》一期節(jié)目,女士要和她老公分手,理由就是她老公完全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,極度依賴他媽媽,連內(nèi)褲都是他媽媽買的。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巨嬰心理。
2、全能自戀
全能自戀是嬰兒典型的心理特征,嬰兒認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,所有的需求都應(yīng)該得到滿足。巨嬰成年人的全能自戀殺傷力巨大。
所有人都該讓著我,不管我的理由是什么,都是正當?shù)?。所有你們指?zé)我的聲音,我都不聽。
在他眼中,自己就是上帝,都是對的,其他人和萬物都需要圍繞著自己。并且覺得:一切就應(yīng)該是這個樣子,如果不是這樣,那就是你錯了。
巨嬰成年人對自己的過錯沒有一點意識。
3、偏執(zhí)分裂
偏執(zhí)分裂是全能自戀的另一個極端,當所有需要無法得到滿足,巨嬰成年人就會轉(zhuǎn)向另外一邊,即心理偏執(zhí)分裂。
要么狂熱地追星或拜教,把自己代入某個明星,事業(yè)有成、顏值高、性格好、身材好、愛情完美,像上帝似的,充滿全能自戀的幻想。
要么對現(xiàn)實世界極度不滿,暴怒。2013年,北京大興,一名男子在停車時和推著嬰兒車的女士發(fā)生口角,男子竟然抓起嬰兒,活生生摔死在地。
如果你身邊有巨嬰,能遠離則遠離,因為這種時時處處需要被寵溺的心理,在遇到突發(fā)狀況的時候,心理會自動進入一種應(yīng)激狀態(tài),行為上會表現(xiàn)的不可理喻。
03
每一個巨嬰的背后,都有一對過度溺愛的父母
大家一定都對這種場景非常熟悉:
剛學(xué)會走路的嬰兒,因為還走不穩(wěn),常??目慕O絆,碰到了桌子椅子,突然摔倒便嗷嗷大哭起來。
這時候很多家長的做法是趕忙扶起孩子,為了安慰孩子的情緒,就在孩子面前“打”桌子椅子,說一些“都怪它,把我們碰倒了”“來,使勁打它!該打!”
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?這樣的教導(dǎo),會讓孩子不善于自我總結(jié)和反思,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。
長大后,遇到任何的困難,或者自己的失誤,都會將原因推到客觀環(huán)境或者別人身上。
父母的過度保護讓他們變得極其自私。
出門怕車撞倒,吃飯怕吃地溝油,不忍孩子學(xué)會做家務(wù),做飯。父母們養(yǎng)的不是孩子,是無生活自理能力的巨型芭比。久而久之這些巨嬰,把啃老當作理所當然,心安理得地拒絕長大。
以前不能理解,為什么有些人總能這么理直氣壯地,要求父母為自己做這做那。
大學(xué)畢業(yè)了,要找工作,自己不去投簡歷,而是找父母,給我想個辦法。
找不到工作,每天窩在家里打游戲,吃喝拉撒,全指望父母。
要結(jié)婚,要買房要買車,找父母要錢。
有了小家,懶得做飯,自己父母家吃幾天,對方父母家吃幾天。
生了孩子,第一件事是向父母求助:來幫我?guī)Ш⒆印?/p>
……
仿佛一切都順理成章天經(jīng)地義。
真要刨根究底,找到事情的源頭處,原來是父母自愿的。
大多數(shù)巨嬰都有一個極度溺愛他們,卻又極度傷害他們的家人。父母給孩子打造出來一個無菌的環(huán)境,最后讓孩子變成一個廢物。
04
愛孩子就要放手,不要讓他成為巨嬰
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:
" 一切都讓給孩子,為了他犧牲一切,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。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。"
在嬌慣、寵愛、百依百順中長大的孩子,習(xí)慣了享受和依賴,沒有獨立成長的能力
他們不會對父母的付出有絲毫的感激,反而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(yīng)當。
他們會認為自己半世的不如意,都是別人造成的。
實質(zhì)上啃老、精神上未斷奶,都是不獨立的表現(xiàn)。
父母能做的,就是放手,讓孩子獨自承擔(dān)他的人生。
那些事事代勞、從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,才是最無知最殘忍的。
網(wǎng)上看過這樣一句話:
8 歲時你沒教他系鞋帶,20 歲時他的確學(xué)會了。
但 20 歲明明已經(jīng)應(yīng)該打工賺錢養(yǎng)自己了,他卻只學(xué)會了系鞋帶。
中國式巨嬰,父母尚可容忍,而社會卻沒有那么仁慈。
中國式父母們,是時候放手了。否則你替孩子走的路,最后都會成為他的坑。
只有讓孩子憑借自己的力量前行,才能讓他真正成長為獨立、有擔(dān)當?shù)娜?,在人生的道路上穩(wěn)步邁進。